用内容来招聘优秀人才
首页 > 知识 > 招聘渠道 > 正文
阅读(944
围一桌综合整理
2015-09-09 09:10:08
如同天将大旱,你仍将有限的水灌溉草坪一样,人才池也将面临干涸,但是很多招聘官无动于衷,还做着和往昔一般的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劳动人口总量减少;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大...
 \

如同天将大旱,你仍将有限的水灌溉草坪一样,人才池也将面临干涸,但是很多招聘官无动于衷,还做着和往昔一般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劳动人口总量减少;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导致人才对独特的工作文化和竞争性的职业发展机会需求越来越强。两相促动下,企业招募到合适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招聘官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才能吸引和保留人才。

内容营销同样可应用到招聘领域

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内容营销经常被人们提到。所谓内容营销,是指以图片、文字、动画等介质传到结业相关的内容,来给客户信心,促进销售。像小米、褚橙等产品都没有通过广告,而是通过内容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口碑,抢占市场。好的内容往往能吸引到优质的人群,促使他们创造内容并四处转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非常大的。

可否将内容营销的思路也应用在招聘领域呢?在人才竞争中,招聘也是一种营销。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好工作,和他们认为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内容营销是在构建产品的吸引力,教育目标受众来认可你的产品,从而形成购买。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内容来构建公司和核心员工的吸引力,教育合适的候选人,贵公司是一个理想工作场所,让他感受在其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树立雇主品牌的忠诚度。

通过内容营销,找到你想要的人

内容营销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候选人。通常当你发布招聘信息,或许因为薪酬有竞争力,或许因为工作内容有趣,也或许因为他只是急于得到一份工作,候选人投递了简历,但是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合适。但是通过内容营销获取的候选人则完全不一样。

你可以想象一下,候选人在外部媒体上发现了你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他读完这篇文章后,他对你的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你的社交媒体呈现,他会完全沉浸在你团队的内容里。你的博客、在社区里的讨论、微信朋友圈的转发等等,所有信息汇集在一起,就能构成一幅图像,仿佛他就在贵公司工作一样。候选人感受到与你企业文化的情感链接,就会下定决心投递他的简历。

当进入面试时,他会证明对你业务战略的理解。他懂这个行业,并且他对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有很清楚地认知。其它候选人的面试或许都正式且僵硬的,但这类候选人的面试一定充满了共同语言,且越聊越兴奋。

当候选人获得了这份工作,因为通过你的线上内容已经对公司进行了全面地了解,他比一般新员工有了更多准备,很多培训已经自我完成,他甚至马上可以上手工作。从他加盟团队的那一刻起,这个新人就能贡献他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天然的好奇心,以及对公司的深入认知和高度认可,加盟公司后,他离开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如何开展内容营销,为招聘服务

很多招聘官并非没有进行内容营销。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招聘官微或微信公众号。但是仅仅凭借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还不足以对你的招聘构成影响。因为它所呈现的内容是零散且有限的,你还需要一个更加专业、宽广的平台,同时确立更进一步的战略和流程。

尽管市场部门已经在内容营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仅仅依赖他们还是不行的。你必须协同作战,最好是联合人力资源、公关团队、销售及新媒体团队一同努力。

首先,你要将人力资源目标纳入到整个内容战略里。搞清楚你的目标候选人是谁?你将如何到达潜在的求职者?你将如何缔造公司的差异性?

然后,部署一个体系。比方说选拔专业领域的专家,确定编辑日历。从写作、编辑到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所有的环节都必须依循战略安排,稳步向前。

一个好的体系很重要,但它还不能确保好的内容。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内容的真实性需要被有限考虑,自吹自擂只会损害你的信誉。所以相信你的团队,并鼓励他们分享真知灼见,否则你就是浪费资源。

有调查显示,在宣传公司信息时,员工比CEO更容易赢得公众的信任。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公司的员工并未出现在宣传的第一线。他们有义务去和公众分享对公司的感受,告诉他们自己有多乐意在这里工作。当你最佳的员工分享他们的想法,会吸引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种自我表达也会让员工感受到价值。

最后,你一定要跟踪内容的影响。通过可下载的内容,你可以捕获使用者的邮件地址,识别读者的身份。这个数据有助于淘汰没有价值的候选人。毕竟,如果一个候选人甚至不愿意花时间阅读你的内容,那么他会适合这份工作么?

内容将你的品牌人格化,它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帮助他们了解贵公司的灵魂。当你核心员工的声音在他们形成回响,你将会收获巨大的成功。(以上内容来自首席招聘官)

内容营销的三十条军规

上面已经提到内容传播的魔力,除了渠道和时机之外,重要的是有好内容,好内容其实就是病毒,可以很快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下面我们来看看内容营销的三十条军规:

1、了解你的受众和消费者,提供符合他们喜好的内容,比如要装修的业主,提供材料选择、装修监工、风格设计等信息;如果是女人,告诉她有什么样的好化妆品、如何美容等信息。

2、准备充足的内容素材,比如企业资料、产品资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案例、人物、历史、文化素材等。

3、拟订一份阶段性的内容营销选题,争取每一篇作品都拥有响亮的标题,即使一时灵感受阻,也要对标题细细斟酌与提升,使得受众看到标题后,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依靠客群和媒体数据分析获得的洞察是内容创意的助燃剂,所以,我们在创意创作时,不能只盯住时尚与潮流,必须同时与消费者需求密切关联,使得内容切合消费需求的变化。

5、熟练掌握各种内容营销工具:新闻;社交话题;视频;论坛帖;案例研究;电子书;IM内容;博客;微博;信息图表;调查报告;电子杂志;电子邮件等等。

6、内容营销有必要走持续、悬念、推进的路线,也即,有些好内容可以有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甚至更多的精彩故事,在每一季之间会形成一些递进和悬念的关系,使得受众有兴趣继续阅读,当然,这样的内容所产生的受众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7、最好的灵感来源于不同的、非常广泛丰富的素材。多听多看多思考,学会提取素材中那些动人的闪光之处。

8、针对一条即将创作的内容,请先问问自己想通过这篇内容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形式与结构去解决,它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如何突破。

9、内容里要适当安排关键词,比如品牌关键词、产品关键词、密切关联的网友搜索关键词等,不宜太多。

10、借势热点事件和热门词汇、影视剧、人物、网络现象等,制造话题,比如神十飞天、爸爸去哪儿、中国大妈、、北京爱情故事等。

11、在内容中,学会使用图表、漫画等生动创新形式搭配,更为丰富地表现内容。

12、读图时代,可以用一幅高大上的美图表达所有的内容,也即把内容整理成一幅精美的图,能够瞬间抓住用户的注意,而且会引发很广泛的传播。

13、在多数人处于情感焦灼的年代,温暖的内容会提升品牌好感,比如在内容中向受众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建议等;选择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北漂关怀、蚁族励志等角度,永远都能够打动一些人。

14、内容可以美化与修饰,但所引用材料要真实可信,经得起推敲,有感染力,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受众。

15、可以大量采用讲故事的营销内容,故事往往比一些专业分析型的内容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也更能吸引人阅读。

16、在内容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体现出品牌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充满实用性和教育性,这样的内容会提升品牌的可信度。

17、一定要记住,给读者带来有价值信息的内容,受众会更喜欢阅读和记忆、分享,用户粘性自然增加;当然,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同你要影响的受众匹配。

18、根据受众和业界关心的现象,展开深入调研,获得意见领袖和消费者的观点,为内容提供第三方依据。

19、对需要影响的人群角色进行细分,包括专家、引导者、分享者、组织者等,对每一个角色制定契合的内容。

20、内容要充分展现产品的功能,可能是非常深入细致的展示某一项功能,挖掘某个功能卖点,也可以是生动化展示全部功能。

21、制定内容构思、创意、写作、审查和发布流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22、在内容中使用同品牌、产品相关联的知识,会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背景。

23、让数据帮你说话,针对每一种论点争取找到有依据的数据佐证,加入内容中,它们非常有效。

24、有说服力的内容会围绕价值观展开,也即让内容所传递的信息符合目标受众的价值观。

25、掌握尽可能多的内容营销角度,比如营销与事件、消费者故事、品牌历史、第三方的内容;动态等,角度越多,内容产出量越大,越新颖,越充分展示优势。

26、多平台内容战略,也即面向PC、手机与平板电脑,提供针对性的内容。

27、非常值得重视的是,移动阅读习惯成熟,企业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移动终端内容创作上,确保内容在所有互联网设备上容易浏览,并且享有非常流畅清晰的阅读体验。

28、多管齐下、多方送达才是王道,利用所有的沟通渠道进行辐射和放大,超明建议,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比如新闻可以投向门户网站,也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而且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发送。

29、发布后要跟进效果,比如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包括社会化分享数、到达率、互动频次和粉丝增长数等,不断根据效果变化而丰富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确保内容得以最大化地扩散。

30、社交和搜索必须加入内容营销战略,包括搜索可见,社交讨论活跃度等,这些都决定了你的内容会是否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搜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4 www.zhaopi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1064537号

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