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招聘已过时,用新媒体招聘成本会更低吗?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阅读(947
HR369
2014-11-14 08:54:54
招人和求职,其实是需求发布和需求匹配的过程,一个企业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仅凭几行简历,加上半个小时不到的面试,就能筛选出合适企业的人?传统的招聘B2C模式,都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求职者的求职需求。
\

招人和求职,其实是需求发布和需求匹配的过程,一个企业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仅凭几行简历,加上半个小时不到的面试,就能筛选出合适企业的人?
\
传统招聘已过时,用新媒体招聘成本会更低吗?
一个将要在一个地方,把自己前途交付的求职者,仅凭网上一通海选,然后依靠硬币,和短短的几十分钟和人事的盘问,就能确定自己的终身大事?
所以,传统的招聘B2C模式,都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求职者的求职需求,以及当代互联网企业的用人需求。
正是供求双方的变化,导致了过去的那种招聘和求职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工作也应该进行改革,和互联网真正的接上轨道。
第一、用人单位应该利用新媒体来做企业文化
很多的传统行业,企业文化其实做的很不错,但是这些企业文化做了也就过了,并没有被沉淀下来,或许有些公司会把这些企业文化沉淀到自己的内部网站,但这也仅仅只是被内部人看到了;如果能够利用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这些,把这些企业文化传播出去,让求职者作为一个筛选参考,将会大大提高入职率。
第一个场景提到的求职者基哥,为什么要依靠抛硬币来做决定?那是因为那些备选公司,除了一些硬生生的百度百科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参考资料,提供他们去做决策;我党伟大的领袖毛同志说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其他企业没有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你做了,就是优势。
并且,新媒体可以传播,只要企业文化被做成了有意思的内容,员工自然而然的就会帮你去传播,这种传播同样能够感染到他身边的人,不仅给员工本身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通过传播间接招到人;
第二、新媒体的招聘成本其实更低
很多企业拒绝用新媒体做招聘的重要原因就是,新媒体的直接产出成本太高了,也就是说一条招聘信息通过新媒体发布出去以后,很立马招到人;但个人却不这样认为,新媒体最重要hr369.com的特性就是传播性强,比如微博的一个转发,微信的一个转发朋友圈,就能够轻易的进入到某个圈子。
虽然你所发出的招聘并不能立马产生效果,那是因为你的文案太没有吸引力。假如你的文案能够做的有特色,能够引起网友的转发,那这种威力就真的无边了;也就是说,虽然我当前不跳槽,或者你的岗位不适合我,但是这条招聘信息看的爽,这个企业有意思,那我会推荐到我的朋友圈,给我有需要的人,我的这种推荐会引起我的朋友感激。
通过这种无限的放大,信息的传播面广了,自然能够捕捉到有需求的人。你在用智联招聘,不也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置顶,才勉强招到那么几个人吗?
所以其实算下来,新媒体的招聘成本会更低,关键是在于,人事部门如何去撰写招聘文案,把文案写的更为生动,同样也是起到一个品牌的宣传作用。
 
第三、新媒体能够帮你面试把关
尤其是微博这样的新媒体渠道,在你的招聘文案发出去以后,如果足够吸引人,就会引发一些求职者的询问,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微博账号,对该求职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当然,除非这个求职者不刻意去隐瞒自己的状况,利用马甲号来咨询。
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去深入了解求职者,然后在做筛选,会比简单的看简历,或者半个小时候的干聊有效果的多;很多用人单位会说,这的多浪费时间啊。
那我们来算一笔账;你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盲目邀请100个人来面谈,这种成本该有多大?首先是人事的时间成本,再者是面试办公场所成本,还有一个就是,你随便邀请求职者过来面试,由于量大,你又做不到足够的耐心的话,实际就会伤害到求职者,他们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传播出去,反而影响到了优秀的人才来求职。
第四、行动比说更有用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来面试新媒体岗位,你问他,玩微博吗?他摇了摇头,不怎么玩,微博不太好玩;那玩微信吗?偶尔玩下,打打飞机用;那请问你为什么来面试新媒体岗位;他终于自信满满的说,因为我喜欢新媒体。
听到这里,谁也听出了这是在讲故事,可你别说,这样的求职者很多,所以,你去招一个根本不喜欢该岗位的人来做岗位的工作,你觉得他能胜任?哪怕他能胜任,又因为兴趣点不在,他能坚持多久?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兴趣都不在这个点,你期望他能有多大的建树?
所以,行动比说更有用,不要看求职者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实际做了什么。
当然,很多公司还并没有把人力资源提高到业务线的高度,所以以上的建议要想真正的去实现,还需要人事经理有大刀阔斧的勇气,才能实现,才能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格局。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搜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4 www.zhaopi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1064537号

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