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招聘的风口和陡坡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阅读(954
idonews
2014-11-12 08:56:39
58同城和赶集网就像是一对双胞胎,长着一副难分彼此(定位信息分类)的脸,但越长大,自我意识越强,向外界展示各自差异的愿望也越强。
\

58同城上市后,赶集网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生活在58同城的阴影下,有点个性迷失了,高层相继出走,前景也备受质疑,但近来招聘业务的成绩,让杨浩涌自信满满,赶集网好像重新找回了自己。让我们有必要再回头,重新审视在线招聘行业,也重新审视赶集网。
 
昨天,赶集网宣布在线招聘业务简历量超过1亿份。杨浩涌更透露,日新增简历量是前程无忧与智联招聘之和的两倍还要多。虽然与后两者对企业用户和求职者的定位不同,但在线招聘盈利源都得来自企业用户,企业用户越多,营收才可能越多,但需要有求职者进来点击职位、投递简历,企业才愿意继续在招聘平台上投放职位和钱。
 
作为一端连接企业和一端连接用户的平台,这点跟电商一样。招聘企业越多,同类企业之间争夺人才的竞争也越激励,而求职者的时间、精力、耐心和注意力都有限,海量的职位需要网站的搜索,匹配程度才可能更高,搜索结果的呈现有排名先后,如果企业及其职位排名很靠后,求职者都未看到,职位未有展示、曝光、点击的机会,企业招人的需求也就得不到解决。
 
市场经济下,招聘和求职,都讲求一个信息对称,信息对称了,求职者和企业“牵手”成功的概率才更大。将招聘从线下搬到线上只是信息对称的第一步,用户搜索职位排名结果是信息对称的第二步,这就需要企业投钱做推广。当然搜索排名也会破坏信息对称,只是这种“破坏”是用钱说话的商业规则下的公平表现。企业越多,企业间对求职者注意力的竞争就越大,推广的需求就越大。在线招聘几乎成了一个跟电商一样花钱买流量的生意,只是购物是高频需求,求职是低频需求,但如果用“轻重缓急”来描述,求职又是一个“重且急”的需求,而且只要求职者求职未成功或换工作再求职,就可能继续坚持求职过程,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一两个月才可能成功找到工作,这个低频需求,又成了一个“中长跑式”的需求。
 
但对招聘企业而言,不同性质、规模和层次的企业及其职位,对招聘需求的频次也是不同的。技术、运营和管理类的职位,总体比销售、客服、服务员之类的岗位要稳定,定位中低层、基层招聘的赶集网,其企业用户就是广大中小企业和商户,而且是经常需要招聘的服务类中小企业。但如果你在赶集网上发现也出现了亚马逊、京东、百度等的招聘信息,你也不要奇怪,大企业也有很多快递、客服等基层岗位。这类招聘市场,就是一个分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频次相对较高的、同类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少的市场,奋斗十几年中高端市场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们不甘与赶集竞争、领英和拉勾之类走高大上路线的肯定不会放下身段,也不屑与赶集抢食。
 
赶集网唯一需要担心的是58同城。
 
做大而全信息分类的赶集,需要的只是一点“发现自身优势”的敏感,从房产、家政、快递等各个分类信息入口中发现招聘这个入口,寻找转型的突破口,而无需改弦更张地寻求跨界转型。找准了这个市场,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何赶集网在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均超过150%,其中招聘业务占总体营收的40%-50%.在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招聘应用和求职使用场景也更加灵活多变,将助力在线招聘市场。借用小米雷兄那句话,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顺势而为、借力打力,赶集网招聘业务的高速成长,也源于此。
 
杨浩涌那句“明年,赶集网将在招聘领域赶超所有的竞争对手,做到招聘行业第一”,自信溢于言表,只是这也能在营收上这么说。不管是先攻用户求职体验、再攻盈利的拉勾,还是先向企业收推广费、再寻求改善用户求职体验的赶集,无非都是要照顾好“金主”,更要服务好免费但金主重视的“求职者”。
 
在赶集、58同城上求职者被骗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提醒赶集网在用户求职体验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很陡的坡要爬。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搜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4 www.zhaopi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1064537号

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