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千万不要聘用符合要求的人!
首页 > 知识 > 招聘渠道 > 正文
阅读(950
互联网
2016-02-19 09:53:07
理论上讲,基本上,不存在招不到人的可能。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本周小助手和大家分享观点,千万不要聘用符合要求的人!
\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我曾经的上司,在北京某文化创意公司做顾问,近日给我来电说:他顾问的这家公司招不到人,连很基础的“编辑”岗位都招不到,问我怎么办?可有高招?
我回答说:理论上讲,基本上,不存在招不到人的可能。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要开骂了。现在招聘都难,全社会都在说招不到人,你居然还说不存招不到人的可能?
段子,可忽略。。。
十年生死两茫茫,人难招,心欲亡,招聘会场,你不变狼便白忙;
纵使招上又怎样,今培训,明换岗,领导每天新思想;
天天改,日日忙,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每晚灯火阑珊处,人资部,又加班,工作狂,没成绩,光白忙....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下几点可能是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请大家斧正。
一、大环境的所致
目前经济形势不好,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索罗斯唱空中国经济等,我身边的朋友几乎个个抱怨“今年的生意不好做”。
大环境不好,经济形势被唱衰,不被炒掉已经不错了,还跳什么槽?求职的人减少,招聘自然难一些了。
二、招聘渠道不足
人才招聘网站,如比较传统的“三大”。除了传统的“三大”,近几年涌现出很多细分行业的网站,如拉勾。也有一些细分人才层级的网站,如猎聘网。也有很多多如牛毛的区域性招聘网站。
还有一些其他渠道,如人才市场、职业介绍中心、校园招聘、猎头、内部员工推荐等等。
近一两年,新媒体招聘也算一个渠道,如微博、微信等,微博有“@微招聘”,微信没有官方的招聘平台,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微信开发的招聘工具。
各位可以看看,你自己都用了哪些招聘渠道,用了几个?有没有矩阵式的招聘网络?
通常,说招聘难的企业,很少综合运用这些招聘渠道!各位不要寄期望于通过某一个招聘渠道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综合运用这些渠道,打组合拳。
HR技巧贴:精准招聘新玩法
1)购置一部智能手机;
2)注册一个新浪微博或微信,将显示名称设为“高薪诚聘”;
3)去竞争对手办公区附近;
4)用微博或微信查找附近的人;
5)找准目标开始私聊;
6)挖角成功!
三、未做严谨的工作分析,岗位职责未很好的规划
看看这个案例:
各位,这真的只是人事专员的岗位职责么,真的不是主管级或者经理级么?
当然,这个案例中,负责招聘的人一定是胡乱的复制粘贴,不负责任。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这家公司一定没有做职责规划,否则他为什么要复制粘贴?
试问,这样能招到这个“人事专员”吗?
这绝对不是个案,很多企业,尤其是民企,老板就是希望招个全能的人,或者用3000的工资找个可以做5000的人!
德鲁克曾说:一个职位先后三人都失败了,就能肯定这是个常人无法胜任职位,必须重新设计。我说:一个岗位,如果招了很长时间都招不到,说明岗位设计有问题,致没有人能胜任,必须重新设计。
四、招聘流程中,HR和用人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
典型的2个现象:
1、HR未就招聘标准达成共识,HR以为是这个标准,但用人部门却是另外一个标准。
2、用人部门的用人标准也不一致,直接主管一个标准,间接主管一个标准。
前段时间,有IT公司企图用大数据来解决招聘难的问题。他们逻辑是,记录求职者的工作方方面面的信息,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二者匹配,说成功率高得吓人。
我说:你信不信,老板一句话就可以否掉这个人,即便这个人非常合适。否掉的原因你想都想不到。老板会认为这个人不好看否掉,会因为这个人面相不好否掉,会因为这个人的星座不匹配而否掉……
这就是标准的重要性,没有标准,你怎么选?
企业要采购设备或原材料时,会反复论证和比选,以求最好的性价比;然而招聘时,却很少有人认真推敲岗位、职责、技能以及个性、报酬及互动方式等。
这算不算一个笑话?所以,我们说,招聘其实是最粗放的采购!
当然,招不到人还有其他原因,如求职者不看好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没有建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对外形象不好等等
好了,该说说我的高招了——千万不要招100%符合要求的人。
肯定有人会说,你这不就是降低要求嘛,无奈之举,我们希望招个人进来就可以立马上手的人。
先分析一下,招100%符合要求的人,有什么弊端。
1、你招不到(你不是本来就没招到吗?);即便是能招到,也会花较长的时间,岗位空置成本非常高,损失更大。
2、工资相对来说,高一些,人工成本增加;
3、对求职者来说,轻车熟路,他会觉得目标太低、没有挑战。从技能上看,没有进步。这对“有心”的求职者来说,是最可怕的,如果求职者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有部分可能是把这里当跳板。
相应的,降低要求招聘,有以下“利”:
1、招聘周期会缩短,事情至少有人做了;
2、工资相对低一些,人工成本低一些;
3、对他来讲,因为有挑战,所以有激励,企业辅以培训机会,他有学习和进步的空间,这对“有心”的求职者来讲,非常有吸引力,流失的可能相对较低。
其实,这不是无奈之举,即便能找到100%符合要求的人,建议你也不要他,就要那种符合90%要求的人,甚至80%、70%,给他留点空间,留点进步和学习的空间,要知道,工作是最好的激励。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搜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4 www.zhaopi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1064537号

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