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好大学的文凭就是好员工的标志?
首页 > 猎头 > 猎头入门 > 正文
阅读(958
2016-04-25 15:22:04
“如果招相对不了解的外地学校的学生,很有可能面试时的表现和真正工作的表现是不一致的,这样我就要把他开掉,重新招人,招聘成本就又增加了。
2013年,当时在浙江大学读财务会计系的大四学生梅乔松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件让他很失望的事:他在上海一家咨询公司面试时,面试官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公司合伙人。虽然梅乔松在面试中表现出色,但面试官还是以浙大不是自己熟悉的学校为由拒掉了他。

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听过不少。但是知名大学毕业生占据职场竞争制高点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

英国社会流动与儿童贫困委员会发布的《2015年国家现状:英国的社会流动性及儿童贫困问题》指出,英国资深职场人士的教育背景有极大的相似性。举例来说,75%的高级法官、50%的外交官和33%的BBC高管毕业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总人数不到全英人口的1%.

英国《独立报》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企业经理乐于挑选与自己有相似教育背景的求职者。这不是出于偏见,而是出于对招聘失误的恐惧。

“如果招相对不了解的外地学校的学生,很有可能面试时的表现和真正工作的表现是不一致的,这样我就要把他开掉,重新招人,招聘成本就又增加了。所以上海的公司喜欢本地学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他们非常了解,而且上海本身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学校了,上财、同济、复旦、交大、上海外经贸。这些学校的学生素质很让人放心。”梅乔松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他当初被拒的原因。

然而,好大学的文凭一定就是工作能力强的标志吗?

职场教练兼《玩点大的:想要发声、创造和领导的女性的实用智慧》作者Tara Mohr发现,那些面临最大职业挑战的女性高管往往曾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她们成绩优异、获得无数奖项、得到老师的赞扬、攻读一个以上的硕士学位。然而正是那些帮助她们取得学业成就的行为让她们在企业高管的位置上困难重重。

Mohr认为,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准备,以完成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做大量研究和作业来找到正确的答案;他们注重迎合权威,投其所好。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形成“好学生心态”。

而商业环境和学术环境截然不同,Mohr指出,这样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在3个方面对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好学生心态”会让企业管理者难以适应变化。在学校里,学生往往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然而在工作场合,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大客户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核心团队成员突然请病假,商业决策出现失误,等等——需要企业管理者随时调整。

对于有“好学生心态”的人来说,他们过度依赖细心准备,就会在出现意外时感到不适、压力巨大。

其次,学校在某些方面打压学生的自信。学生们不断被要求从研究、课本和教授的讲座中吸取知识,其潜在的含义是,学生的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们从外部资源习得的东西来体现的。学生们非常难得有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来抒发己见的机会,而这是领导者的一项核心技能。

第三,学生往往非常习惯于根据老师的偏好和要求调整自己的成果,然而领导者往往需要坚持自我。

因此,对企业来说,所有的员工都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不一定会实现最佳工作成效,有时甚至会落入窠臼。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员工多样性的重要,部分企业开始在招聘环节弱化学历要求。

德勤英国于2015年9月宣布,2016年德勤将招聘1500人,在录取通知发放之前不会要求求职者提供教育背景信息。在“盲试”之外,德勤将更多利用大数据,参考求职者的出生和求学环境条件,来发掘那些克服种种困难表现出众的岗位候选人。这意味着,面试官在评估求职者时会将一些不利于他的客观条件纳入考虑,比如他是否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不佳。

“为了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创造企业影响力,我们需要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创新的员工,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将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带入公司。我们真诚地重视差异。”德勤英国首席执行官兼高级合伙人David Sproul说。

而企业高级员工该如何克服“好学生心态”的负面效应?Mohr建议,你需要学会因地制宜临场发挥、更加信任自己已有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并勇于坚持自己的独特思考、影响和挑战权威。来源:中人网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搜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8-2024 www.zhaopi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1064537号

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